新闻中心

News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 已在全国30家医院应用

 

最近,由南京鼓楼医院孙凌云教授主持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陈虎、南通大学教授顾晓松、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徐涛提名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1.png

孙凌云教授 图片来源:南京鼓楼医院官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在我国约有120万患者,临床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但不良反应多且严重,无应答率高。其中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5年死亡率更是高达35-45%。

为了开辟全新的治疗途径,孙凌云团队将目光聚焦在干细胞技术上,采用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进行了系列攻关研究。

据介绍,1968年,德国科学家Frieden Stein和他的同事在骨髓中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后来的研究者陆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中,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包括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在内的多组织系统的细胞,还在造血、免疫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等人体重要功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2222.png

来源于新生儿脐带组织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绝大多数生物学特征与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相似,但在增殖能力、CFU-F形成能力、CD106、HLA-I表达和神经诱导分化能力等方面要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孙凌云团队充分发掘两种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潜力,历经20年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创新性成果。

如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异体骨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共治疗了523例患者,使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5年死亡率由45%降低为16%,有效率60%,且未见移植相关不良反应;首次揭示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异常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阐述了“纠正免疫失衡,诱导免疫耐受”是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机制;首创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使肌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炎症性肠病等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共完成609例治疗证明安全有效,并确立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最佳临床方案,该方案还写入了欧洲骨髓移植手册第七版。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理论,而且为难治性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解决了部分难治性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世界难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其核心技术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红斑狼疮的制剂中的用途”等18个知识产权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目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已推广到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全国30多家医院应用,已有250余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因此受益。

 

 

资料链接:

http://www.nosta.gov.cn/upload/2019slxmgb/fm_302/000-3007.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